(2013-10-09 16:14)
近几日微博在疯狂涨粉,一周以来每天被爱特无数次,数字告诉我我的博文又得到推荐了,又有新朋友来家里做客了。被王大爷连环夺命了好几回,每次都信誓旦旦的承诺会继续更新,然后就不了了之。(画外音:谢谢王大爷没有放弃我~)。写作跟心情的关系密不可分,心情来了文思泉涌,心情不在写了也是垃圾。现在的我只想跟大家说:我又回来了!
截至本周日,我这个不折不扣的北方人已经在上海生活工作一年了。不想说什么甘苦自知的废话,只想对即将走出校门,怀揣远大抱负理想、要远走高飞的你通告一句:这一年,对我冲击最大的是强大的本土人文环境。Sorry,一上来就整个这么大的词,但我真心觉得只有这个词能准确而全面的表达我要说的意思。我自己定义的人文环境包括由语言、历史、服饰、饮食、建筑、交通、教育等因素组成的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which对价值观起到了不可小视的决定作用。古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乎哉,价值观也。
外国人对上海的热爱似乎超过了北方人对它的喜爱。你应该不止一次听到你认识的老外对这座城市不加保留的赞美,但未必被你的北方朋友买账,原因?跟我
(2013-04-19 14:38)
跟“爱情”一样,“职场”是一个充满魔力与矛盾的词。任你爱TA恨TA,终究逃不脱跟TA这场命里带来的桃花劫。不管是老板,还是刚入职的小职员,生物链的两端没有人能逃得了上上下下的生死决杀。职场是智商+
(2013-01-14 20:12)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句话:17岁的你,背上行囊漂洋过海,远走他乡去求学;那么过了30岁呢?当青春只剩下越来越短的尾巴,而身外之物和牵挂却与日俱增,你还放的下吗?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少女
30岁后选择留学,听
对捷克和布拉格最初的印象来自《布拉格之恋》,我看过的第一部欧洲电影:浓的化不开的欧洲风情,年轻时的朱丽叶-比诺什,轻浮,沉重掩映下的浪漫情怀。在伦敦时的一位室友来自布拉格,介于俄罗斯的亚麻金和金色之间的发色,蓝灰色的眼睛,会用各种奶酪做名字很复杂的菜。因此,我对布拉格的印象总是跟浓郁有关。
从柏林坐火车到布拉格只需要5个小时。头等舱里竟然挤满了人!因为没有事先在网上订座位,尽管有票,却没有我的位子坐。旁边的VIP包厢是空的,硬着头皮坐进去,直到下车也没有其他人进来。所以,敢尝试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吧!
布拉格
(2012-11-14 14:52)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某一个人,也或者因为城里住着你的梦想。记得若干年前听吹神的《好久不见》曾经痛哭失声,想象着没有了他的空城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若干年之后如果真有机缘在街角相见,看着彼此布满皱纹的熟悉的脸,心里还会不会再有感觉…
离开一座城市,就像经历一次失恋。你心里面念的全是他的好,却无力阻止分开的事实。当所有人对你说,向前看,更好的在前面等着你。你微笑的说:希望如此。内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所幸,依然拥有爱的能力。依然可以感知新的城市带来的惊艳。从北京到纽约,费城,华盛顿,波士顿,温哥华,香港,清迈,吉隆坡,雅加达,新加坡,巴黎,里昂,日内瓦,伦敦,坎帕拉,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柏林,布拉格,维也纳,上海…辗转在城市之间,时间记录下我和每一座城市的缘分。
从阿姆斯特丹
A single journey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a life.
A journey helps you realize
what's truly important;
A journey can be a great
adventure;
(2012-10-08 15:23)
斯堪的纳维亚一直是继非洲以外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可惜冬天时忙期末论文没能去领略著名的极光,趁它美丽的夏天还没结束,我开始了2012年欧洲大陆之旅。
第一站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在瑞典语中意为“木桩子围成的小岛”,因holm是岛屿的意思,在斯德哥尔摩到处可见以‘holm’做名称的地标,比如大名鼎鼎的皇后岛(Drottning
Holm)。比起伦敦,斯德哥尔摩简直谦逊、低调、害羞的让初来乍到的我不知道怎么去拿捏和它亲近的分寸。但又马上被它的物价吓死,飞机上一份简单的鸡肉沙拉卖80多人民币;超市切片面包30多一袋;打车200起价;商场里的时装款式老旧价格却很大牌;公共交通计时收费,一小时以内换乘只收一次,过了一小时单程25人民币左右;博物馆学生票价70-80,成人120左右…对了,瑞典没有免费公共厕所,即使是商店、博物馆里的厕所也都收费,一般10-15一次。但据说,当地人收入普遍高,平均2万以上。政府借对本国公民的补贴和各种福利保护本国资源不被外国投资者和游客破坏,更不要说移民。
街上行人以本地人为主,不似伦敦那么国际化。不
写在前面:一段经历的结束总伴随另一段的开启。12个月的留学生活,有喜有悲,却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闭上眼睛,曾走过的大街小巷,爱过的张张笑脸依然历历在目,却不知何时何地可以重温那段独一无二的感动。交完毕业论文,我在LSE的New
Academic Building坐了许久,猜想我与ta的缘分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在我人生中最玄妙的阶段,ta成全了我,
赋予我新的人生意义和追求。我却马不停蹄的奔赴到地球的另一端,开始下一段或美丽或艰辛的旅程……
就像所有的party都有散场的时候,没有必要说什么感伤的话,只祝福彼此一切都好,期待下次有缘重逢的一天。你永远在我心里。
2012年5月12日LSE MSc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2011-2012全体师生摄于Old Building前
又很久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其实我是一个最讨厌别人用“忙”来敷衍我的人,但是这一段时间自己却忙的底朝天。其实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心情概念。因为忙,整个身心都被某件事情占据,没有空闲更没有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至少在对眼前这件事的结果满意之前。上一篇《30岁去留学》系列还是3月份写的,回头翻翻这一年自己记录的经历也挺有趣,一年的时间“倏”的一下就要过去了!
4月一整个月都在写期末论文+准备考试,5月考试,6月工作+准备毕业论文,7月8月毫无疑问都会被毕业论文搭进去,9月回国…还回不回来?哈!你猜猜!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英语水平(至少口语)提高了,4月伦敦书展上都被来自国内的出版商当成BBC夸我“中文讲得好”了;厨艺长了,什么dimsum系列、油焖系列、焗烤系列都不在话下;酒量长了,咳咳,这个纯属意外收获,英国的pub生活啊~强哥某日问我说:你来英国后去过club吗?我说你应该问我哪周不去。。烂桃花一堆,挥之不去,让人哭笑不得。
英国学制短,一年的研究生课程包括三个学期:Machaelmas Term, Lent Term and
Summer Term。
不知为何系统老说我的下述回答有敏感词,不能作为评论发出来。那就新开一篇吧!回答星空提问:
星空留言说:
嘿嘿,您好 老师~~关注您很久了,我可不可以问您个很老套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啊,我现在大二,在国内上学,没有那种优越的条件可以跟外国人交流来提高英语水平~~~我现在很是纠结啊,单词背过就忘了,都大二了,英语水平一直没有提高,至今英语四级都考了两次,还没过~~您可不可以介绍介绍到底怎样才能把英语学好?谢谢了~~~
我的回答:
星空,你这个问题一点都不老套,这也是学了将近20年英语的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语言跟任何事情一样都是熟能生巧,每天说每天练才有感觉。单词是绝对的基础,不管你英语牛成什么样,作为母语非英语的我们还是会被词汇量少困扰,所以背单词不会错。没有机会跟老外聊天就多看原版电影吧,我上大学时只要是英语带声带影的都听过看过了,至少有几百部。学什么都是一点点积累质变的结果,但是不积累就没结果。加油吧!